訊息公告 » 黃舒衛|站在風尖浪口的商辦市場!從3大方向找出避險關鍵

美中貿易戰以及疫情加速全球供應鏈再結構,反映在土地市場上,最先發動的是二級產業投資「工業、倉儲類」的需求,根據內政部統計的全台建造執照核發量,從2016年的169萬坪,到了2020年已經直奔308萬坪,增長82%,而產業升級的遞延、擴散效果,更讓「辦公、服務類」的建照核發量從2017年的41萬坪,擴增到去年的148萬坪,一年的建築開發量就增加超過100萬坪,累積6年更增加了569萬坪樓地板面積,將陸續在市場發酵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政府「打住不打商」的政策方向下,住、商投資分道揚鑣,建築投資今年前七月較去年同期放在住宅的面積縮減2成,相對來看,轉進商辦的動能未歇,今年再增29%,未來幾年的新增供給量將續創新高。

然而,新增供給分佈的區域落差極大。台北市顯然受到未來辦公供給翻倍增加與租金投報率溺水的壓力,去年衝上80萬坪的天量之後,今年核發量趨緩,下降9%。桃園則因為製造業需求掛帥,替代效果壓抑商辦建照核發量,不但核發面積居六都之末,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65%,甚至比雲林還少。但中南部爆發的勢頭最猛,台南年增333%、台中年增117%、高雄年增110%,而且開發量體分別佔全市總量的13%、20%、10%,全面性打破過去歷年5%以下的份額,商辦儼然成為區域市場新勢力。

 

面對史上最大的商辦投資潮,有幾個觀察點值得注意:

首先、打破以台北看天下的市場觀點,新商圈逐漸成形。過去定於一尊的商辦市場,將出現百花齊放的現象。新聚落、短鏈投資的風潮將使需求的流動更為靈活。舉例來說,蓄勢待發的新莊副都心、高雄亞灣區與周邊有生產互補性、機能完整性、廣大腹地,以及產品升級等優勢,再加上原有都市計畫賦予的交通建設、公共設施條件,勢必成為產業新核心,拉動周邊住宅、零售需求。

其次、綠商辦浪潮成為排擠老舊建物的灰犀牛。國發會去年3月30日發布「2050淨零碳排放路徑」,預計在2030年公有新建建築達到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,接下來要在2040年完成50%既有建物更新為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,到2050年則要求100%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%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。從南到北,除了綠建築標章的推廣之外,建立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制度及推動淨零轉型、導入創新節能技術,都已成既定政策,是故缺乏改善專業的老大樓,恐在第一波就被擠出綠色供應鏈,繼而連投、融資條件都會變得困難,最後甚至直接就被頂出市場。

第三,租售需求多元化帶動專業房東及營運者的崛起。面對能源、生活、產業、社會等四大轉型挑戰,過往建商蓋了就賣、賣了就賺的經營思維需要調整。如何因應供應鏈、區域市場等結構性特性,打造利於輕資產的生產環境,而且同時有保有穩定的租金收益,以及戰略性的獲利模式,用生態圈、會員制、訂閱制、共享制重塑空間服務,將會是商辦紅海市場投控的新顯學。進一步分析,精準的產品定位、前瞻的設備投資、有效的招商活動、有感的租務管理、專業的物業服務、彈性的租售策略、可靠的財務評估,都是商用不動產營運升級、趨吉避凶的關鍵。

資金潮已退去,再加上建築、獲客、營運成本的要求越來越高,商辦市場投資淨利被壓縮已成事實。如何審慎重估市場胃納量,及早針對租、售差異化的需求,進行產品、時序、價格的調整,恐怕是未來投資人面對2026年第一波供給大浪的必要避險準備。